2024年高考志愿填報,教育部發布十問十答
2024-06-20 15:14:18關注度: 0
導讀:高考
近日,各省(區、市)正陸續發布2024年高考成績,并即將啟動高考志愿填報工作。為更好地幫助廣大考生和家長了解高考志愿填報相關事項,教育部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問: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績、志愿填報時間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計劃、往年錄取參考等志愿填報權威信息?答: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招生考試機構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權威渠道都會公布今年高考各階段工作時間安排,包括高考成績公布時間和查詢方式、志愿填報時間,以及今年各高校招生計劃、往年錄取情況參考等權威信息。考生和家長要及時關注本地官方權威渠道發布的消息內容。
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請廣大考生務必按照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相關要求按時完成志愿填報。前期,教育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協調互聯網平臺對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校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進行了權威標識,請廣大考生在信息查詢時認準官方權威渠道,切勿輕信網絡不實信息。答:教育部高度重視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工作,指導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試機構、高校、中學多方面志愿填報咨詢公共服務體系。在教育部層面,首次在“陽光高考平臺”推出免費的陽光志愿信息服務系統,將海量數據系統集成,進行個性化匹配推薦,從專業、就業、職業等多方面幫助考生了解學校和專業。同時還將舉辦“高考志愿填報云咨詢周”活動,組織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校通過文字問答、視頻直播等方式,為全國考生和家長提供志愿填報咨詢指導公益服務。在各地層面,地方招生考試機構將通過印發志愿填報指導材料、推出志愿填報參考信息服務系統等多種方式為考生提供填報志愿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服務,包括今年高校招生計劃、高校近年錄取情況、志愿填報辦法和招生錄取政策、考生須知等,并通過電視(電臺)政策宣講、線上直播咨詢等方式為考生解疑釋惑。在學校層面,招生高校會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咨詢活動和在線直播等活動,解讀學校招生章程、招生辦法和往年錄取參考信息,提供各類志愿填報咨詢服務;中學會面向考生和家長進行志愿填報培訓,及時提供相關部門和高校權威宣傳解讀資料、發布渠道、發布安排等信息,并組織教師為考生和家長提供針對性地指導服務。
考生可以通過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各高校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編發的志愿填報指導材料等渠道查詢所需參考信息,也可通過撥打當地招生考試機構、高校和中學開通的咨詢電話或線上咨詢等方式了解相關政策和信息。
答:高校招生章程由學校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和國家招生政策制定,是學校開展招生工作的依據。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應仔細查閱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辦法和相關招生要求。
主要查詢途徑有: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的“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各高校官方招生網站等。“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頁鏈接:
https://gaokao.chsi.com.cn
答:高考投檔錄取模式由各省級招生委員會確定,一般有兩種模式: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和順序志愿投檔錄取。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采用“分數(位次)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再依據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順序、結合高校招生計劃和投檔比例依次進行檢索,當檢索的志愿有投檔缺額時即進行投檔,投檔成功后不再檢索填報的后續平行志愿。在一輪完整的平行志愿檢索投檔過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檔成功)的機會。
順序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也稱為梯度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采用“志愿優先、遵循分數”的原則。即同一批次允許考生填報若干個按順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稱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檔時,凡第一志愿填報相同的考生,遵循從高分到低分按投檔缺額進行投檔;第一志愿投檔錄取完畢后,如所填報志愿有投檔缺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依此類推。
投檔工作由省級招生委員會負責,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相關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
問:考生被投檔后有退檔風險嗎,哪些因素會造成退檔,被高校退檔影響后續批次錄取嗎?答:高校招生錄取實行“學校負責、省級招辦監督”機制。無論是平行志愿投檔錄取還是順序志愿投檔錄取,考生的退檔風險主要有兩個。一是考生高考成績沒有達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且不服從專業調劑;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規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認真閱讀擬報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規定被退檔。被高校退檔的考生還可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檔錄取(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將高校未錄滿的計劃再次公布補征志愿)或后續批次的投檔錄取。已被錄取的考生,不能參加后續志愿投檔錄取。